[海西晨报]智能车总决赛首次“开”进福建

来源:海西晨报  第A08版:城市读本  
2018-08-27

  晨报记者 许蔚菡 通讯员 嘉闻
 
  经过两天激情竞速,来自全国152所高校的343支智能车队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完成巅峰对决———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8月25日落下帷幕。
 
  本届比赛以“人工智能引领教育和生活”为主题,至此,四轮光电组、两轮直立组、三轮电磁组、无线节能组、双车会车组、信标组这6个竞速项目,以及创意组、中小学组、室外马路挑战赛等各组别各奖项名花有主。
 
  东道主厦大嘉庚学院收获组织贡献奖,以及全国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其中,勇夺全国一等奖的两个项目分别是双车会车组的PRT-博学队和创意组的Zero队。
 
  速度与激情之外,这里或许还有一些你更加感兴趣的“聪明小车”故事。
 
这是什么比赛?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是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由教育部高等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恩智浦(中国)管理有限公司协办的赛事。
 
  它以迅猛发展、前景广阔的智能汽车为背景,涵盖自动化、电子、机械、计算机等多专业,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等多学科,已被列入全国高校十大赛事之一。
 
  2006年,全国112支车队在清华大学拉开本项赛事的序幕。13年来,这项融科学性、趣味性和观赏性、创意性为一体的赛事,已发展成为全国高校广泛参与的高规格、高水平、高层次大型比赛,更成为各高校改进实践教学的示范、提升教育质量的抓手;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孵化创新创业成果的平台。
 
  仅就本届为例,成功会师总决赛的152所高校343支智能车队是从全国8个分赛区,经激烈角逐挑选而来。
 
这个比赛比什么?
 
  大赛要求参赛队员在统一的汽车模型平台上,使用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的16位、32位微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模块,自主设计与制作一辆可以自主识别赛道的赛车,在比赛规定的赛道上进行竞速比赛。
 
  换句话说,参赛大学生首先要制作一台能够自主识别路径的智能车。其次,要努力让这台会认路的聪明小车在专门设计的跑道上快速跑起来。第三,小车还要在弯道、沟坎轻松通过不“出轨”,甚至还要会下棋。综合而言,最快跑完全程+没有冲出跑道+技术报告评分较高的小车为获胜者。
 
  从赛场上看,智能汽车比赛比的是速度。赛场之下,回到幕后,它比的是团队合作。据悉,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设计、实际制作、整车调试、现场比赛等环节,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协同工作,初步体验一个工程性的研究开发项目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
 
为什么在嘉庚学院办?
 
  今年,智能车全国总决赛第一次“开”进福建,厦大嘉庚学院也成为全国第一所承办该赛事总决赛的民办高校。参赛高校普遍认为,这是因其在往届比赛中的出色表现。
 
  据了解,厦大嘉庚学院智能车队由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机电工程学院的师生共同组建,得益于各届师生的通力奋斗与有序传承,参赛以来捷报频传。2010年以来,该校在这项赛事上已揽获16个全国奖项。
 
  “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在我校举办,是对我校智能汽车队在历届赛事中表现的肯定,也是对我校在2012年承办华南赛区赛的认可,更是对我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成果的一种肯定。”厦大嘉庚学院副院长刘暾东说。
 
  创办于2003年的厦大嘉庚学院,始终认为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坚持将创新作为学校事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经过十五年艰辛奋斗、跨越发展,该校已成为中国近300所独立学院的佼佼者。在《2012-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本科)TOP300》中,学校领衔全国独立学院,在全国2900多所高校中位列第180名。
 
  目前,该校设有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的9个学院、5个独立系、3个教学部、2个实践教学训练中心和1个科研中心,51个本科专业,81个专业方向,拥有在校本科生约19000人、硕士研究生70人(与厦门大学联合培养)。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主动适应国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对人才市场需求新动向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积极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