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沈玲:中国诗人具有表达乡思的传统

撰稿:学生新闻社 曹涵  
2017-09-25

  “乡愁源于人的空间流放和心灵漂泊而形成的回归心态。这种心态因为时空的长远、个人的感知造成差异。”9月21日,在经管大楼301教室举行的教师公共学术讲座上,主讲人、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沈玲教授这样来定义乡愁。
 
  本次讲座,通过举例许多相关诗句及赏析两代台湾诗人乡愁诗作,沈玲引领师生走近台湾诗歌中的乡愁情韵。她表示,中国诗人具有表达乡思的传统,“滔滔不绝,思乡的长河在诗中流淌”,而要解读台湾诗歌中的乡愁,就不能忽略台湾特殊的政治背景。
 
  沈玲表示,从日据时期的殖民统治到国民政府接管,台湾如同一个逃脱受压制的漂泊浪子。余光中、洛夫等台湾诗人就成长于这样的背景下,自然而然地,这一代诗人“欲归乡而不得”的浓重愁绪就在他们的作品中流露出来。如向明所说:“树木把根蒂扎到土地的心坎中,于是土地成为叶子坠落时最后的归宿;人把魂梦交给了故乡保管,于是故乡成为漂泊时牵萦的呼唤。”还有余光中的《乡愁》虽在极短时间内写成,却写出了酝酿在心中23年之久的诗情。
 
  女诗人席慕蓉则以一支画笔勾勒着岁月的沉重、浓烈的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沈玲说:“余光中他们这一代诗人,是战后在台湾出生或成长的一代人,他们的作品更多是对自己身份认同的疑惑和思考。”
 
  龙应台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写到:“所有的颠沛流离,最后都由大江走向大海,所有的生离死别都发生在某一个码头,上了船就是一生。”沈玲认为,这是身在台湾的人的生命写照,也说明了这一切都将走向融合,融合台湾的发展趋势。
 
  编辑:传媒中心 苏海森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